PBAT60万吨拟明年开始逐步投产 长鸿高科备战可降解赛道

文章来源:金融界2020-12-06


近年来,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续上升,对环境污染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据估算,到2050年,全球将累计产生120亿吨的塑料垃圾,造成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

面对塑料制品带来的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2020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 “禁塑令”,随后,超过20个省份的禁塑政策相继落地,一批上市公司在可降解塑料生产领域纷纷上马,其中刚刚上市不久的长鸿高科(605008.SH)也以此前60万吨/年全生物降解热塑性塑料产业园项目赢得市场关注。

60万吨产能目前为行业第一

今年10月,长鸿高科发布公告,将投建60万吨/年全生物降解热塑性塑料产业园PBAT/PBS/PBT灵活柔性生产项目。该项目分二期进行,每期30万吨/年,总建设周期5年,先行建设年产10万吨最快有望2021年建成投产。

两周后,长鸿高科发布公告已与嵊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全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书》,公告显示总投资约50亿元,计划用地213亩,出让年限为50年。

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消费国,我国每年消产生塑料垃圾3000万吨以上,其中约500万吨是难以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加之快递、外卖市场快速扩容伴生更大量的替代需求;同时,传统塑料制农用膜难以降解,残膜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单位产量。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据统计,市场已有多家企业公开表示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领域有新的计划。包括王子新材、瑞丰高材、彤程新材、金发科技等在内的上市公司均已表示拟投资建设或引进生物降解塑料项目。截止目前,长鸿高科PBAT60万吨的年产能是目前市场上最大。

投资6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的背后,是浙江省于9月11日由省发改委联合其他9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在后方的支撑加码。实施办法中提出,可降解塑料和产品生产骨干企业扩能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重点解决用地、用能等要素资源。相关新闻曾预计报道,仅浙江一省每年对可降解塑料就至少拥有200万吨的需求。

技术排他、一体化等优势领跑可降解塑料赛道

正如垃圾分类等政策的推进一样,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释放亦将是一个需要时间探索和推进的过程,只有能够率先投产并事先拥有技术壁垒和成本优势的企业能够享受政策趋严的红利。

在11月中旬,长鸿高科出资6000万技术许可费与中科启程签订《年产60万吨PBAT树脂聚合技术许可合同》,合同约定,中科启程授予公司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PBAT树脂聚合技术专利权及技术秘密的商业许可,用于生产和销售PBAT树脂产品。而据全生物降解塑料市场需求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仅落地的浙江一省,每年至少拥有200万吨的需求,《许可合同》意味着长鸿高科在中国浙江省界区域内独家享有该技术。

在各大企业纷纷布置新产能的同时,从需求端来看,作为新兴产业,价格是制约可降解塑料销量增长的一大因素。对此,长鸿高科曾表示,从终端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公司一体化产业园可以实现配套下游的薄膜、塑料袋等终端产品生产,因此,最终的终端产品价格可以达到非一体化产业公司的一半左右;另外,由于PBAT要求固体化运输,一般的生产厂家购买后需高温溶解,但一体化生产则意味着在PBAT生产出来后、固体化之前就进入了下道工序,节省了大量的能耗、运输成本及中间厂商所赚的利润;加之规模化优势,最终的终端产品价格相比传统塑料袋将处于正常价格区间。由此,长鸿高科有望凭借一体化优势抹平成本增加的不利因素,带来价格优势,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

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TPES供应商,在行业原材料价格明显下跌的大背景下,极大助推其环保、可持续新材料对传统橡胶材料的完全替代;新项目建成后,会和公司现有的热塑性弹性体产业结合形成两条主线,双轮驱动。

长鸿高科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企业战略方向将始终与国家长期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在积极领军行业技术升维、利用企业优势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实现效益。